胡志明市地位岌岌可危!經濟競爭力急劇下滑
胡志明市,作為越南的經濟引擎,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根據傅爾布萊特 (Fulbright)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院長 Vũ Thành Tự Anh 博士在8月24日舉行的經濟社會發展諮詢研討會上的意見。
胡志明市的經濟地位正在“削弱”,且與其他地區以及東南亞的一些主要城市相比,其優勢正在逐漸消失。
首先,胡志明市對全國 GDP 的貢獻和出口額的比例明顯下降。
五年前,東南部地區(包括胡志明市)對全國出口的貢獻率超過50%,但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約三分之一。
相比之下,紅河三角洲地區如今貢獻了全國出口總額的53%。
這一變化顯示出,胡志明市及其所在的東南部地區在重要性、地位和競爭力方面相較紅河三角洲有所下降。
此外,胡志明市的工業生產也出現了衰退的跡象。
目前工業生產僅占全市總生產 (GRDP) 的24%。
儘管工業仍然是該市的主要支柱,但其增長速度正在放緩,經濟學上稱之為“早期去工業化”。
與此同時,服務業和商業雖然重要,但尚不足以支撐城市邁向新的發展階段,實現9%-9.5%的增長目標。
與東南亞的其他主要城市如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和泰國的曼谷相比,胡志明市的競爭力顯得不足。
Vũ 博士指出,胡志明市的競爭力和發展動力正在減弱,當前的增長模式已到達發展的極限。
此外,根據 PGS.TS Trần Hoàng Ngân 教授的分析,在東南亞的主要城市中,胡志明市的智能指數排名僅為105,低於雅加達、曼谷和吉隆坡,僅略高於馬尼拉。
在投資方面,胡志明市的社會投資總額在過去幾年中有所減少。
儘管在2011-2015年和2016-2020年期間,城市的平均年投資額分別為238兆和390兆越盾。
但在過去三年中,這一數字降至每年約335兆越盾。
這種下降直接影響了城市的經濟增長,反映出投資效率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脫節。
為了應對這一挑戰,胡志明市需要大幅增加社會投資並吸引私人資本。
Vũ 博士建議,2024年胡志明市應爭取實現7.8%的增長,2025年達到8.5%。
為了擺脫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城市還需要積極推進數位化轉型和工業轉型,提升勞動生產率。
市政府主席 Phan Văn Mãi 也在會議上強調,胡志明市需要在2026-2030年期間實現8.5%-9%的增長目標,這需要4400兆越盾的社會投資。
他指出,儘管胡志明市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,但關鍵在於如何確定資金來源以及如何制定吸引社會資本的政策。
總而言之,胡志明市正處於關鍵的轉折點。
城市必須在保持其作為越南經濟中心地位的同時,應對來自國內外的激烈競爭。
只有通過加速轉型、增加投資並提高競爭力,胡志明市才能避免地位進一步削弱,繼續引領越南經濟的前行。
【文章來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