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越南躋身全球表現最佳的貨櫃港口 】
根據報告,越南唯一躋身全球表現最佳貨櫃港口前15名的海港為「陳倉-蔡梅國際港務公司」(簡稱TCIT),位於巴地-頭頓。
這項成就是根據世界銀行和 S&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在2023年中發布的關於全球348個貨櫃港口的 CPPI (貨櫃港口績效指數)報告。 TCIT 在全球排名第12,高於一些著名的大港,例如新加坡(第18位)、日本橫濱(第15位)、韓國釜山(第22位)。
TCIT 是越南最大的深水港,其位置在交通要道富美鎮,佔據地理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。
港口沿著 Cái Mép – Thị Vải 河建設,水深15-20米,寬度600米,能夠接納世界上最大的船隻。
該港口設計用於接納載重達80,000DWT 的貨櫃船隻,年吞吐量在600,000到700,000TEU 之間。
同時,該港也能夠處理載重達75,000DWT 的綜合貨船,年處理量達1.6~2百萬噸,總面積達27公頃。
自1990年代初,越南政府意識到西貢港群的限制後,開始關注於南部和中南部沿海地區建設新的深水港。
TCIT 因其深水和地理位置被選為建設地點,該地區位於東南部的產業聚集地附近,並且靠近從香港到新加坡的國際航道。
此外,TCIT 與巴地-頭頓、同奈等省的工業區透過省道965和國道51相連接,深水條件允許大型船隻直接靠港,顯著縮短了越南南部與其他國家間的貨物運輸時間,減少了在新加坡的中轉需求。
Cái Mép – Thị Vải 地區擁有約35個港口泊位,目前已開發22個(19個正式項目,3個臨時營運項目),年處理能力為1.178億噸,其中包括7個貨櫃港口,年吞吐量 為6.8百萬 TEU。
該港區已發展出16條遠洋航線,主要服務於前往美國和歐洲的航線,其規模和服務能力在東南亞地區僅次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。
根據越南政府批准的2021-2030年越南港口系統發展總體規劃和2050年遠景規劃,TCIT 將成為接納大型貨船的國際轉運門戶港口,其中 Cái Mép 區域將專注於貨櫃、綜合貨物、散裝 貨和液體/氣體貨物的處理。
到2025年,Cái Mép 區域將建有26-27個泊位,總長6,679米,到2030年,該區域的發展規模將擴大至31-32個泊位,總長8,479-8,879米。
此外,越南也將優先發展與 TCIT 相連接的公共海運基礎設施,包括道路、內河和沿海航線以及鐵路連接,以支持該港口的長期發展和提升其在全球航運網絡中的地位。
【文章來源】